近日,万成功220kV输变电工程率先完成了启动送电,并为基地的成功并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完成了万成功220kV输变电工程。
在当天的基地全容量并网启动大会上,达拉特旗委书记奇·达楞太对内蒙古电力公司和鄂尔多斯电业万成功220kV输变电工程局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为项目的建成提供了坚强保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项高标准、高质量的“样板工程”
万成功220KV输电线路工程自2018年8月1日开工建设,历经132天,投入施工队伍400人次,完成了220KV线路启动送电,为基地的成功并网打通了关键通道,也为争取光伏基地在全国项目中率先实现全容量并网和国家2019年500兆瓦奖补规模奠定了基础。同时,工程作为内蒙古电力公司首座220KV智能化变电站,采用光纤、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和设备,能够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监测等功能,有效提高了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运行。
中国电建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将万成功220kV送变电工程建设成了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优质化样板工程,在内蒙古这样的严寒条件下,克服地质地貌对建设上的重重困难,齐心聚力把凝聚着电力人责任和担当的光明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服务人民群众。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电力工人常说的一句话,更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输变电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在千变万化的地形条件下进行施工作业。在万成功220kV输变电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如何在严苛的施工条件下用最短的时间,高效、高质的完成建设,基地的电能汇集送出工程是摆建设单位在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所有人面前一大难题。
首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
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经济先导区应用领跑光伏发电示范基地220kV汇集工程是光伏扶贫工程,是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特批的应急工程,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也是鄂尔多斯市政府和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年度重点工程。
由于施工的地段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腹地,加之大量的盐碱和沼泽地,地质条件差,大型机械也难以作业,同时工期紧、任务重,这样一来原本一个月的工作可能要40天甚至更长才能完成。作为项目的建设单位,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实地考察了施工环境后,制定出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人员进行了安排部署。
鄂尔多斯电业局的院向飞是万成功220kV输变电工程的负责人。在院向飞的手机里,一张张施工照完整的记录了工程的建设情况,院向飞感叹从进场前的一座与其它沙丘没有丝毫差别的荒漠梁到竣工后的一座集智能化、标准化工艺于一体的输变电建筑。这背后是每一个电力人的辛勤付出。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顶住压力,迈开步子也成为了大家的座右铭。正是靠着这股干劲,一个又一个标志性工程拔地而起,一座又一座输变电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一支敢打硬仗的电力“铁军”
已经入冬的内蒙古连日来气温骤降,甚至有人调侃“这样的天气怎么还会有人在外面干活”。但电力工人们每天依旧爬塔作业,他们用冻的发青的双手共同为我们守护着一片光明。肖永利是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的项目总工,为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肖永利多次和鄂尔多斯电业局的负责人协商交流。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为了安排好一天的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肖永利的办公室时长灯火通明,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觉,起来接着研究部署工作。零下十几度的冷风中,肖永利始终和施工队伍待在一起,400多人的施工队,来自不同地方的工人大家相互配合,严格按照标准认真的完成每一个操作步骤,拧好每一颗螺丝,用实实在在的匠人的精神保证了每一座铁塔的质量。
20余次深入现场考察,2套方案的提出、6个接入系统方案,鄂尔多斯电业局和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为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协调对接各级政府,沟通相关施工内容,充分利用现场协同办公的方式,高效的开展施工作业。3天完成17个协议文件的办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规划专题研究任务和规划评审,共同解决了涉及跨越、林地、保护区等疑难路径通过问题。
山东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所有人更是铆足了干劲,全力以赴在施工一线,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加班加点施工作业。从接到任务到移交基建施工,原本需要13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只用了4个半月,可研进度、深度均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工程建设省出了宝贵时间。
山东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扎实推进工作,勇于担当,扎实履责,主动服务,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张石磊;编辑:赵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