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头条网
头条/文章内容
捷报!内蒙古牛肉产量66.3万吨,居全国第一
原创
作者:百号编发 信息来源:北方头条网
2021-08-24
33551

        捷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内蒙古再传喜讯:全区牛肉产量66.3万吨,赶超山东省位居全国第一,内蒙古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这是继我区羊肉和绒毛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之后,内蒙古再获殊荣。

        近年来,我区各级农牧部门按照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截至目前,全区肉牛存栏580.1万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据自治区农牧厅畜牧局副局长杜哲介绍,近年来,自治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将良繁体系建设、饲草料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肉牛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的关键是,全区肉牛的养殖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通过深入推进肉牛生产标准化行动,以“全株青贮+精料补充料”饲喂方式为主,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561万亩,肉牛优势主产区繁殖率整体达到80%以上,核心地区达到百母百子。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41.8%,全区出栏肉牛平均胴体重162公斤,育肥肉牛平均胴体重达到200公斤。目前,全区89个旗县5771个养殖场户带动中小散养殖户落实标准化生产,按标生产肉牛235.28万头,标准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我区积极推进优化区域布局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努力做好“肉牛高产创建工程” ,以畜牧养殖为引领的“种养结合、为养而种”的草畜一体化生产模式逐步形成。目前已经形成以通辽、赤峰、兴安盟为重点的中东部优势养殖区,以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为重点的天然草原养殖区和以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为重点的西部高端养殖新兴区肉牛产业带。目前全区拥有34个肉牛存栏10万头以上的养殖大县,存栏占全区的84.5%,建起完整的基础母牛、架子牛、育肥牛生产体系。同时,我区还把“种养结合”作为肉牛产业的主要发展思路,在农区肉牛养殖聚集区和农牧交错带肉牛养殖优势区,配套建设以青贮玉米为主、苜蓿等优质牧草为辅,以秸秆等为补助的专业化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全区已具备人工草地年产干草600万吨、青贮4500万吨的生产能力。

        通过构建以种公牛站、核心育种场、人工授精站为主体的繁育体系,我区良种支撑产业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区已拥有5个国家级种公牛站和4个核心育种场,自主培育的肉牛种公牛32头进入中国肉牛遗传指数排名前100位。通过不断加强肉牛冷配改良,全区每年可生产优质肉牛冻精800万支以上,肉牛产业开始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北方头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北方头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方头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方头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方头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邮箱:bftoutiao@163.com
      
备案号:蒙ICP备16002357号-4 | 投稿邮箱:bftoutiao@163.com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属北方头条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首页 | 头条 | 蒙商 | 旅游 | 生态 | 科技 | 教育 | 财经 | 健康 | 美食 | 名企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北方头条网
公安网备案: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