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红刊》在澳門即将推出首刊之际,作為一册红色主题杂志,在全球疫情陰霾、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下,我們面對生命、面對人類生存發展,每每省思責任擔當重大。中國人常掛在嘴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推己及人,擴展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每個國家,每個地方,機構個人,怎樣做好自己,走自己的路,在新冠肺炎疫情反覆肆虐下,誰重視蒼生,保障國人健康,支援他人防疫抗疫,體現在政府組織力、動員力、協調力、應變力以至融和力等方面,也體現一個地方的公民素養,自律自強,求變應變,迎難而上。
澳門特區作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肩負起「一平台」的橋樑功能,聯繫國家、歐盟、拉美、葡語系國家,疫情衝擊1年半以來,所經歷的,廣大居民有深刻感受。何況,我們還處於新一輪疫情抗疫重要時刻,經過去年初抗疫,到本月初出現4宗確診個案,全民核檢,展現出來的是澳門居民同心同德、包容共濟、自律互助互愛的情懷。
图说:《红刊》创始人总编輯黄光宇先生2021年8月15日于澳门
看,首天全民核檢啟動時,正值惡劣天氣,驟雨連場,重要時刻預約系統、健康碼申報環節竟然「當機」,每個核檢站排上長長人龍,至少花上4小時才完成採樣!當然,面對這種場面,市民焉會沒怨氣,怎能對政府手忙腳亂損害公眾利益視若無睹,不作怨言?
但,怨歸怨,我們也同時看到有禮、有節、有度場面,人們在過程中對前線人員的辛勞,無私奉獻,對義工的捨小我成就大我精神讚賞有加,一句句「辛苦晒!」「唔該晒!」展現澳門居民愛己及人精神,大家面對的「敵人」是病毒,只有攜手同心,才能戰勝病魔。
這種細微場面、情景,打動了身為傳媒工作者的我們;《红刊》仝寅,也是在這點點滴滴展現出來全民同心抗疫精神感召下,做好疫情採訪工作,如實反映社會現象;另一方面,也秉持我們辦刊宗旨,當好官民溝通橋樑,向政府反饋社會意見,廣開言路,為做好防疫、抗疫工作擔當好社會喉舌,用好社會公器,時刻自我鞭策,自我實現。
「向政府建言,需要發揮『大腦』協調、統籌和調度功能,有效凝聚、運用社會不同力量,集中處理災情」,我們希望將社會狀況翔實反映報道,肩盡傳媒責任,助力政府做好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完善施政,體現善治的期盼。放諸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這份红色杂志的責任擔當,何嘗不是一以貫之!廣開言路,才能從社會不同角色、崗位、視野中,檢視社會問題,建言獻策。本杂志日前在广泛收集意見,鑑於全民核檢出現人力緊張,其中有建議希望政府可以招募社區私人醫務人員助力核檢採樣等專業技術工作,經當局衡量作出回應,表示正優化有關計劃作好部署。
我們喜見特區政府在施政中廣納建言,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建設和發展思維;畢竟,無論是防疫抗疫,乃至各範疇施政,既然社會強調共建美好家園,那麼,怎樣激發社會智慧,凝聚和調動民間力量,形成官民社會合力,必然體現政府組織力、動員力。可以說,二十一世紀新時代,全球的競爭,其中一項必然考驗組織力、動員力,澳門特區在國家發展進程中,相信經已很好地體會箇中要義;思考、學習、掌握、運用箇中要領,才能建設好澳門特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才能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助力「一帶一路」中,展現澳門的優勢,協同國家發展,邁向新時代、新征程。
我們相信,經歷1年半疫情衝擊,在各種變化、變局中,考驗澳門特區各界,也考驗特區政府;但,從種種現象表明,澳門居民具備公民素養,共建公民社會,同心協力應變抗逆,展現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红刊》在社會一員中,必然秉持人文精神,克盡己職,敢言盡責,反映社會實況,匯聚社會智慧,反饋予特區政府,架好官民橋樑;客觀公正針砭時弊,講好澳門故事,匯聚愛國愛澳洪流,在世界大變局中,與社會各界助力政府善治。